深度解读!气象数据赋能实体经济:“温度指数(保险)+天气衍生品”创新应用落地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6-30 13:57:16 8 0条评论

气象数据赋能实体经济:“温度指数(保险)+天气衍生品”创新应用落地

北京,2024年6月17日 - 近日,中国气象局印发了《关于表彰2024年第一批“气象数据要素×”典型案例的通知》,由国家气象中心申报、大商所参与的“温度指数(保险)+天气衍生品”应用试点案例成功入选。该案例充分发挥了气象数据的经济价值,为涉农、能源、制造等多个领域提供了风险管理新工具,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创新指数赋能风险管理

“温度指数(保险)+天气衍生品”应用试点,以国家气象中心权威的温度指数为基准,通过金融创新手段,将天气风险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,为相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供风险保障。

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在于温度指数的构建。该指数通过机器学习技术,对我国20亿条气象大数据进行归纳分析,遴选哈尔滨、呼和浩特、乌鲁木齐等15个城市作为基准城市,构建了包括日平均温度指数(DAT)、月度累积平均温度指数(CAT)和反映温度偏离18℃的月度制热/制冷指数(HDD/CDD)等在内的多层次温度指数体系。

衍生品创新助力产业发展

基于温度指数,各试点项目开发了丰富的衍生品产品,包括指数保险、期货、期权等,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方案。

例如,广东省推出的“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+衍生品”,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因高温或低温导致的鱼虾死亡风险保障;湖北省推出的“茶叶寒潮指数保险+衍生品”,为茶叶种植户提供因寒潮冻害导致的茶叶减产减收风险保障;北京市推出的“果树寒潮指数保险+衍生品”,为果树种植户提供因寒潮冻害导致的果树受损风险保障。

典型案例引领示范效应

“温度指数(保险)+天气衍生品”应用试点的成功落地,为气象数据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,也为其他行业领域的气象数据应用开创了先河。

中国气象局表示,将继续推动气象数据价值挖掘和应用,开发更多高质量的气象数据产品和服务,助力各行各业降本增效、转型升级。

案例亮点

  • **创新性强:**该项目首次将温度指数与天气衍生品相结合,为气象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开创了新模式。
  • **实效性高:**该项目已在多个行业落地应用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  • **示范性强:**该项目为其他行业领域的气象数据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
未来展望

随着气象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完善,以及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,“温度指数(保险)+天气衍生品”应用模式将进一步推广应用,为更多产业和领域提供风险管理服务,助力气象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京剧经典再现荧幕:《四郎探母》《红楼二尤》等四部电影全国上映

北京 - 2023年4月25日,由“京剧电影工程”制作的四部京剧电影《四郎探母》《红楼二尤》《群英会·借东风》《文姬归汉》在全国公映。这标志着“京剧电影工程”第二批重点影片正式与观众见面。

《四郎探母》取材于元代戏曲剧本《孝义村》,讲述了杨延辉为母尽孝的故事。该剧是京剧中的经典剧目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。《红楼二尤》根据清代曹雪芹名著《红楼梦》改编,展现了红楼二尤的悲剧命运。该剧是荀派艺术大成之作,凝聚了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。

《群英会·借东风》取材于《三国演义》,讲述了诸葛亮舌战群儒、智借东风的故事。该剧是京剧中的武戏代表作,场面宏大、气势磅礴。《文姬归汉》讲述了汉代才女蔡文姬被匈奴掳掠后,历经磨难最终回归汉朝的故事。该剧唱腔优美、情感动人。

这四部京剧电影汇集了当今京剧界众多名家名角,阵容强大、制作精良。影片运用现代电影技术,对京剧艺术进行了创新性呈现,既保留了京剧的传统特色,又兼具电影的艺术感染力。

“京剧电影工程”是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,旨在通过电影手段,传承、弘扬京剧艺术。该工程第一批重点影片《霸王别姬》《龙凤呈祥》等已于2011年公映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
“京剧电影工程”的实施,对于推动京剧电影创作、促进京剧艺术普及具有重要意义。相信这四部新上映的京剧电影,将带给观众新的视听享受,为弘扬京剧艺术、传承中华文化作出新的贡献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6-30 13:57:16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谷璇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